转发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发布《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位老师: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项目申请指南》已发布,请各位老师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5年4月28日-2025年5月28日(截止18:00)。
申请单位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按照指南申请材料的要求上传其他申请材料的电子扫描件(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后上传),点击“签字盖章页打印”将打印文件签字盖章后扫描上传,并在受理时间内提交审核(系统受理状态为“待窗口受理”),无需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二、项目获得下达资助后,根据通知要求提交纸质材料并验原件。提交纸
转发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中山大学202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位老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展示我校科技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果,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学校拟组织开展中山大学202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现将项目征集、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取得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科技成果,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研究领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科学发现、理论突破或方法
转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简称“专项”)作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验田”,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承接专项具体管理的机构,创新科技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速培育颠覆技术创新,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根据本专项相关部署,现发布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一、总体目标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方向、找问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找方法、找答案,开放式选拔、体系化培育战略价值突出、技术突破显著的颠覆性技术,对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革新或对“无人区”进行开创性探索,抢先机、开赛道、占高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转发人力资源管理处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次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位老师:
根据《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中大人力资源〔2024〕2号),现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次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计划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项目介绍
“逸仙博士后”共设置“博新博士后”和“博优博士后”两类资助项目,入选者应为中山大学拟进站博士后申请人员或中山大学新近进站博士后。其中博新博士后项目人选为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者。
拟进站的获选人员须在入选公示结束日起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获选资格。
二、申报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
转发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发布《2025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25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申请指南已发布。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5年4月30日-2025年6月4日(截止12:00)。
二、申报单位按业务流程获得本项目拟立项资助时,须提交纸质申请材料。提交纸质材料的具体时间和方式我局将另行通知。
三、申请单位必须自主申报,在深圳市科技业务系统提交申请资料的人员原则上应为项目负责人。
四、申报业务咨询电话:0755-86169268,0755-86169269。
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755-86576087,0755-865760
我院顾铭强副教授在Adv. Funct. Mater.上发表关于钙铁石材料中多价态共存现象相关工作
钙铁石结构是钙钛矿结构拓扑还原后的一种结构,其中含有八面体和四面体两种配位多面体,因此其中过渡金属元素的价态会发生变价及多价态共存的情况。一般的实验手段无法分辨材料中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情况,而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可以对此进行表征。RIXS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测量手段,它利用高能X射线(通常为软X射线或硬X射线)与材料相互作用,将深能级电子激发到导带,通过测量激发态电子从导带跃迁回价带的过程中辐射的光子能量,能够探测材料的能带结构。RIXS能谱可看作一种拓展的光谱测量手段,但其能谱不受普通光学跃迁的选择定则限制,因此能反映完整的态密度信息。
图LCMO2.5、MnO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公告(第五批)
各位考生,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拟面向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接受考生改报志愿,通过“申请-考核”制择优录取。
一、拟接收改报志愿的专业方向、拟接收导师及可招生计划
接收改报专业代码及名称
接收改报方向代码及名称
拟招生导师
拟招生计划
备注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2 电路与系统
黄维
1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四批)综合考核结果公示
根据《中山大学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现对我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四批)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联系人:谢老师
电话:0755-23260512
邮箱:sofeyjs@mail.sysu.edu.cn
柔性电子学院
2025年5月15日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五批)综合考核结果公示
根据《中山大学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现对我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五批)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联系人:谢老师
电话:0755-23260512
邮箱:sofeyjs@mail.sysu.edu.cn
柔性电子学院
2025年5月27日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四批)进入综合考核考生名单
根据《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经形式审查、专家组审核,柔性电子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综合考虑报考学生基本情况、科研成果、科研计划书等申请材料,择优确定了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现对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综合考核的具体安排将通知到考生个人,请查看邮箱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
公示时间: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5月5日。
联系人: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 谢老师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理学园807
邮编:518107
电话:0755-23260512
邮箱:s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改报志愿(第五批)进入综合考核考生名单
根据《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经形式审查、专家组审核,柔性电子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综合考虑报考学生基本情况、科研成果、科研计划书等申请材料,择优确定了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现对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综合考核的具体安排将通知到考生个人,请查看邮箱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
联系人: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 谢老师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理学园807
邮编:518107
电话:0755-23260512
邮箱:sofeyjs@mail.sysu.edu.cn
中山大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黄维院士团队博士后招聘——柔性界面理论模拟方向
应聘条件:
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具有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理论计算模拟经验,或熟悉编程者优先。
具有良好的英文和写作水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科研论文。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学术道德、严谨科学态度且可以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基本薪酬和福利待遇:
1. 广东省、深圳市及中山大学提供丰厚的薪资(33-50万/年,以最新政策为准);
2. 团队将根据工作能力和成果额外发放补贴和绩效奖励。
3. 博后可申请校区内人才房(租金约20元/平米/月,最大可租80平)。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2025年“柔动科研·创享盛夏”研究生暑期学校报名通知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对柔性电子的研究兴趣,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举办“柔动科研·创享盛夏”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
一、学院介绍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是中山大学面向未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于2023年4月最新成立的学院。至2025年5月,学院现有教职工近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拥有专任教师(博导)14人。此外,学院还柔性引进高层次外聘教授3人。
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双一流”一级学科,学院重点建设柔性电子学交
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莅临我院指导交流
2025年5月9日,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莅临我院访问指导,与我院教师围绕柔性电子学科发展、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学院副院长陈高洁教授主持座谈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王来源副教授首先就学院发展情况作专题汇报。他介绍,学院成立以来,聚焦柔性电子领域前沿,紧密对接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随后,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分别就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学术分享。
刘小钢院士对我院的发展状况给予认可,并建议学院要与国内高水平高校加强深层次交流合作,同时拓展国际学术交流渠道,构建常态化合作机
我院教师参加首届中土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双边研讨会
北京时间5月21日-23日,首届中土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双边研讨会(Symposium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Flexible Electronics, SAMFE)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顺利召开,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校长Hasan Mandal院士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魏晓东出席会议开幕式。来自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澳门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照明和显示、生物健康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能源采集、可穿戴电子、软体机器